再次踏上 千燈古鎮
離開了大連,回到了上海;來到熟悉的千燈古鎮。
三橋是千燈水鄉橋文化的精華和縮影,跨過三橋,
就跨進了具有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千燈古鎮;三僑
連袂而築,分別呈現宋、明、清三代的不同特色。
東邊的小橋叫「方涇濱橋」,因河名得名,為明代
特色;中間橫跨尚書浦上的三孔石拱橋為「恆升橋」,
恆升取步步高升之意,為清代特色。西岸一座小巧玲
瓏的木橋是「竈渡涇橋」,為宋代特色。
三橋有一美麗的名子,稱為三橋邀月。
千燈古鎮還有重點特色
一、江蘇省最長的石板街,古鎮石板街兩旁商鋪林立,
街道狹窄,屋簷形成一線天,商鋪有出租古裝可
拍照,余氏典當,明末清初徽商老宅,徽派建築
很氣派,還有千燈燈館,陳列千盞從古道今的油燈,
路旁的永福井〈雙井〉,都能給遊客帶來驚喜。
二、延福禪寺和秦峰塔都始建於梁天監二年〈西元503年〉
高七層的秦峰塔是古鎮的地標,古鎮入口就能看到,
古蹟保護不能登塔;寺廟的玉佛殿 一尊「臥佛」,
來至緬甸的玉佛長8.9M,鑲嵌有1500多顆紅寶石、
藍寶石、翡翠。
三、昆曲發源地,顧監紀念館介紹顧監與昆曲,顧監是
元末明初千燈人,昆曲的創始之一,紀念館邊上的
古戲台,團隊游客才會表演昆曲、江南絲竹等節目。
四、顧炎武的故居,顧炎武先生以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”,
明末清初思想家,一直激勵著天下無數仁者志士;
故居老屋門樓上的磚刻值得一看,深處是園林式的
故園。
臨河的長廊有些餐館,來一份昆山特色美食 奧灶面
約一個月獨闖沒有終點的旅遊之陸,經歷大湖、大山
、湧泉、古蹟、公園....等景點畫下句點,從上海浦東
回到溫暖的家;今年五月計畫再次登上沒有終點的旅
游之陸。
2010年拜訪古鎮留影